家庭烹饪要煮熟煮透,切忌急火快炒,严禁凉拌食用。
现任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经研究,该同志拟任县直部门正科级领导职务。
现任县文化和旅游局事业人员(天星镇中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现任寿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三级主任科员。经研究,该同志拟提名为乡镇长候选人。周致彤,女,汉族,1990年7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2014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主任科员。
经研究,该同志拟任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现任县黄连河旅游景区管委会事业人员(翠华镇金坪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东莞结对帮扶昭通6个县(区)贫困人口82.18万人、贫困村874个。
易地搬迁斩断穷根 进城入镇一步跨越近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和决战脱贫攻坚、促进跨越发展最有效、最有力、最根本的举措。同时,大幅度地提升了区二中的高考升学率,为学校的教育及公众形象增光添彩。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并重,215.4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自来水普及率达94%。疫情防控期间,东莞协助帮扶县(区)点对点输送到广东等东部地区专车216车次、专列21车次、包机1架次,协助15687名昭通籍员工返粤复工,实现员工从家门直接到厂门。
以爱心超市积分为激励机制,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的社区治理昭通办法。累计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32万人,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1.18亿元。
5年来,中山市向昭通选派各类人才483人,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92亿元,引进43个产业项目落户昭通,援建产业园区6个,建设扶贫车间31个,实际完成投资26.84亿元,采购和销售昭通农特产品6.19亿元。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山村一步跨越到城镇。面对救死扶伤,责无旁贷。2018年以来,昭通定位于不是为搬而搬,而是围绕改变人而搬,结合市情,确定了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进城入镇进厂上楼、集中安置、跨县搬迁的安置思路,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变化。
周崇芬感动地说:政府免费给我们住新房子,帮我找到务工岗位,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感谢党,感谢政府。累计派出教育、卫生、社工等支援人才383人。全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全市2.77万个干净整洁型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11857个自然村基本达到一档村庄8条标准,广大农村群众既摘掉了穷帽子,更提振了精气神。思想认识、身份转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变成了市民。
强化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广东省率先推动对口帮扶4个县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在全国率先实行组团式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率先实现对口帮扶县、县级学校、医院和182个深度贫困村四个结对帮扶全覆盖,率先打造云南省首个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东西部扶贫产业合作项目,率先建成云南省首个县域内整体120院前急救体系,建立昭通市首个县域内设立博士专家工作站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室,率先创立广东省内首个扶贫盒子项目——可溯源的扶贫产品自助售卖机器。
2020年,中山做到进一步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质量,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保持干部人才选派力度,填补了医疗领域等41项技术空白。按照以房找人、以户对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55.89万户,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推动东莞市人民医院等东莞最好的医院与鲁甸县人民医院进行结对共建、派出社工督导开展社会服务等工作、扶持建立莞鲁康园中心。全市进城入镇安置比例达70.8%,城区安置比例更是高达92%,其中,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有9个。十三五期间,昭通累计搬迁8.26万户35.4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6.6%,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前5位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通就占了3个。在30个8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共成立111个党组织,组建44个社区,配备社区干部537人,设置楼栋长827人。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8个县(市、区)高标准、规范化规划建设的600万亩竹产业基地已建成450万亩、投产177.8万亩。加强产业合作,重点建设了大关县筇竹(扶贫)产业示范园、大关县高原特色农业加工聚集区和盐津县绿源食品工业园,配套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将优势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9109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竹笋加工、电子元件、箱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46家。建立街道+社区+片区+楼栋+住户的五级社区治理网格,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疫情防控零病例。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昭通考察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得实惠。同步建成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机构、35个警务室、44个便民服务中心、48个一水两污等配套项目,完善绿化亮化、市政道路、文化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就医、就学得到了就近保障,确保搬迁群众公平享受城镇公共资源。
围绕扶持谁怎么扶怎么退退出后怎么办4个重点,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纵向扣好四粒扣子。从事介入诊疗的医师,最大的危害来自于放射性辐射带来的身体损害,但吴志坚说:对从事心脏介入诊疗的医务工作者来说,病患对健康的向往,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
累计硬化农村公路1.86万公里,建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5万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通硬化路、通客运、网购物流全覆盖。2018年,东莞教师陈国志开始了在昭阳区第二中学的支教生活,主动承担了艺考音乐生的声乐和钢琴两门专业课程。6年来,昭通市各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历史挑战、最大的发展机遇,努力闯出了一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倒逼产业形态、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昭通路径。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教育引导及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促进搬迁群众在观念意识、行为习惯上的巨大转变和思想、情感、工作上的3个认同,实现了社区融入加速度。招收2894名昭通籍学生到广东免费就读职业学校,帮助31763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91184个,就业171916个,就业率89.92%。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1.95%,104.55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7%,13.74万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1%。
2019年,在他辛勤的付出下,区二中的艺术科目高考成绩得到飞跃性的提升,他带的6个音乐高考生,专业课全部超过本科线,文化课成绩有4个超过本科线,顺利地进入理想大学。2016年以来,东莞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68亿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5.73亿元。
山海相拥情深远 携手共筑小康梦昭通市与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相隔千里,但山水相近,人缘相亲,扶贫协作之花多彩绽放。坚持把昭通的事情当成东莞的事情来办,这是东莞帮扶昭通的铮铮誓言。昭通各级领导干部勠力同心,走出了一条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过程最艰辛但成效最明显、群众最满意的昭通路径,跑出了平均每天脱贫1000人的昭通速度,锤炼了为民务实、实干求真的昭通作风,形成了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脱贫攻坚昭通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点对点、一站式输出20.09万人,占全省的32.3%,五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奋力开创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全市干部群众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创新实践133工作思路,选派4592名驻村工作队员、624名驻村督导员充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全市6.37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坚持捐赠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物资与引进企业两手抓,捐赠了物资及资金486.93万元,投资云南天宇医疗器械项目,填补了昭通医疗器械生产的空白。
2020年6月,中山市捐资600余万元建设的盐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介入手术室正式启用,填补了盐津县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对盐津县心血管急诊救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链条、体系性、造血式的结对帮扶是东莞的亮点,以三部曲移植电子产业集群,从引进单个电子企业到引进11家关联度高、能够实现联动发展的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以电子代工类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允琪/文本版照片来自《昭通日报》图视库资料)。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